缅甸中华总商会应邀赴马共襄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青商盛举

                 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左起:周茂华、杨云海、杨胜富、陈龙昌、许小龙) 2025年8月14日至16日,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在吉隆坡成功举办第十四届青商大会暨系列重要活动。本届大会以“立足东盟,辐射世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东盟各国、中国、日本等地的逾千名青年企业家代表。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由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胜富率领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周茂华、委员杨云海、陈龙昌、许小龙等,全程参与了欢迎晚宴、2025年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第十四届青商大会、中总卓越青商楷模颁奖典礼及2025东盟及区域伙伴青商联席会议四大核心议程,与各地代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并分享了缅甸的发展经验。“透视全球资本市场——青商如何扬帆出海迈向国际”论坛上,杨胜富副会长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 欢迎晚宴畅叙合作共绘青商新网络 8月14日晚,欢迎晚宴为系列盛会拉开序幕。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及马来西亚副首相特别事务官拿督王晓庭等嘉宾莅临现场。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与来自各国的青商代表畅叙交流、互换联络方式,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马来西亚副首相特别事务官拿督王晓庭(前排左五)、马来西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前排左六)与马来西亚中总青商团、海外嘉宾合影 晚宴上,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青商团总团长李烔良表示,本届青商大会及青商楷模颁奖典礼吸引了1000余人,显示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该奖项旨在表彰青年企业家的创业韧性与成就,本届共31人获奖,他们跨越挑战的成功经历将为更多创业青年提供宝贵借鉴。王晓庭充分肯定青商团的努力与成就,强调技职教育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各界携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CobyHaus创办人陈健君(庄可比)也应邀分享创业与转型心得,鼓励企业深耕专业、拥抱新世代与人工智能。 马来西亚副首相特别事务官拿督王晓庭(左六)与缅甸代表团(右一至五)合影留念。 青商论坛凝聚智慧缅甸声音引人关注 青商大会现场。前排中间(着巴迪服者)为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 8月15日,2025年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第十四届青商大会于Connexion Conference & Event Center(CCEC)隆重举行。大会以“青商国际视野:立足东盟,辐射世界”为主题,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YB刘镇东发表主旨演讲。两场专题论坛“扎根本土,稳步拓展”和“透视全球资本市场——青商如何扬帆出海迈向国际”为与会者提供了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发展的实用经验与前瞻视野。 马来西亚中总负责人及主讲嘉宾、主持人合影留念。 在第二环节“透视全球资本市场——青商如何扬帆出海迈向国际”中,缅甸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胜富作为主讲嘉宾之一,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的中华总商会代表同台,分享了缅甸在合资战略、融资策略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引发会场广泛关注与讨论。 马来西亚中总负责人及主讲嘉宾、主持人合影留念。... Details

持续助力灾后重建,缅甸中华总商会捐建“佛历2500大殿”奠基仪式在曼德勒马哈牟尼大佛寺隆重举行

2025年8月12日上午10时,由缅甸中华总商会捐资重建的“佛历2500大殿”奠基仪式在曼德勒马哈牟尼大佛寺内隆重举行。庄重的诵经声与各界嘉宾的祝福交织,标志着这座承载深厚宗教与历史记忆的圣殿,在商会的鼎力支持下正式踏上重建之路。 曼德勒省长吴谬昂、市长吴觉善等省市政府官员;曼德勒马哈牟尼大佛寺管委会吴淼温会长及管委会成员;缅甸中华总商会林文猛会长及商会领导代表,以及曼德勒华人社团领导代表等出席此次具有历史性时刻的仪式,共沐佛恩,见证法缘永续。 仪式由高僧全程主持并诵经祈福。高僧诵经前赞扬缅甸中华总商会的善心义举,称此次佛历2500大殿在地震灾害中严重受损,在众多爱心施主中,总商会能够捐资重建“佛历2500大殿”,是非常光荣并将在缅甸佛教史中永放光芒。仪式上还进行了捐赠,以及由曼德勒省长吴谬昂,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常务副会长高景川,曼德勒马哈牟尼大佛寺管委会会长吴淼温四位领导,在大殿既定四个奠基点进行缅甸传统奠基。 此次捐建是商会心系社会、虔敬护持佛法的真挚体现。马哈牟尼佛寺是缅甸人民的精神圣地,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瑰宝。‘佛历2500大殿’原建于1957年,在3月28日地震中严重受损,缅甸中华总商会的捐资重建,不仅是对珍贵古迹的修复,更是对佛陀智慧与和平精神的深切礼敬与传承。 慈心传承,善行不辍。缅甸中华总商会长期以来始终将“回馈社会、造福民众”奉为宗旨,积极投身缅甸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文化领域,商会持续支持佛教场所维护、经典文化传承项目,以实际行动守护缅甸精神信仰的根基。同时,商会更是缅中友好的坚实桥梁,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为增进“胞波”情谊倾注心力。在缅甸遭遇地震灾害后,缅甸中华总商会患难与共,情系灾区,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并筹集善款与物资,持续支援受灾地区的紧急救援、医疗救援、民生与灾后重建工作。 出席本次捐建仪式的商会代表有:会长林文猛,常务副会长高景川、郭国辉、苏汝波,副会长周炳昌、曾伟立、黄少龙、苏明礼,医疗组长董浩松,副秘书长赵德仁。曼德勒社团代表: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副监事长张兆金、曼德勒福建同乡会林文章会长、曼德勒广东同乡会李勤会长、曼德勒多省籍同乡会谢世祥会长、缅中友好协会(曼德勒)吴觉敏会长、金多堰慈善总会黄鹏飞荣誉主席、缅甸中华商会(上缅甸)刘永伦执行会长、 曼德勒孔教学校毛富林董事长、曼德勒华侨妇女联谊会王美英会长、金多堰慈善总会秘书长李祖清、金多堰妇女慈善会李素华会长等。 Details

缅华各界代表祭扫中国远征军纪念碑 传承抗战精神 共筑中缅情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7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马珈率使馆馆员,会同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等缅华各界代表,在缅中资企业、驻缅央媒、中国留学生代表赴东吁市中国远征军纪念碑举行祭扫仪式,深切缅怀抗日先烈不朽功勋,铭记中缅共同历史记忆,凝聚维护和平的共识。 本次祭扫仪式,以史实为筋骨、以精神为魂魄,重温抗战历史,讲好抗战故事,在回望历史中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感人至深的讲述中呈现艰苦卓绝的壮丽史诗,让伟大抗战精神直抵人心。 仪式上,全员追忆昔年中国远征军将士入缅作战的悲壮历史,回顾远征军用生命谱写的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先烈们展现的爱国情怀与国际主义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英烈已逝,浩气长存。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远征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滇缅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其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 祭扫仪式结束后,缅甸中华总商会开展专项慰问行动。林文猛会长代表商会与其他代表向远征军后人代表转交饱含缅华各界深情的慰问物资以及善款,现场涌动浓浓的家国温情。这些凝聚着新时代赤子情怀的心意,不仅是对英烈家属的切实关怀,更是对忠勇报国精神的崇高致敬。 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的记忆永不磨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家将会坚定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中缅胞波情谊,为推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转载自:金凤凰报社 Details

缅甸中华总商会祭扫东吁中国远征军纪念碑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7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马珈大使率使馆馆员、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刘铭会长、远征军后裔谢芳盛、缅华各界代表、在缅中资企业、驻缅央媒、中国留学生代表、远征军后裔等150多人前往东吁市祭扫中国远征军纪念碑,深切缅怀抗日英烈。 当日上午,细雨纷飞,天地无声,山河静穆,祭扫仪式庄严凝重。马珈大使、林文猛会长、刘铭会长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马珈大使宣读祭文,全员默哀致敬,随后全员瞻仰纪念碑并绕行一周敬献鲜花。 在马珈大使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远征军纪念馆,历史一幕幕展现在面前。硝烟虽然早已散尽,但历史从未曾忘记,中国远征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愿战争的悲歌永不重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缅携手,与盟军共同抗敌,凝结了深厚的胞波友谊。我们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缅中胞波友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当天,缅甸中华总商会开展专项慰问行动,向120位远征军后人敬赠慰问金以及米、油慰问品等共计缅币32,400,000元;林文猛会长个人向远征军后人敬赠缅币共计24,000,000元。 据了解,东吁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由远征军后裔及侨领杨光汉等于1951 年首建,2000 年在杨伯方、陈祥祺等侨领的协同下完成了迁址重建,并新建了纪念馆、文化宫。2018年,根据侨界的建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与远征军后裔和当地侨胞合作,再次对远征军纪念碑和纪念馆进行了修缮。 八十年来,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广大侨胞的支持下,缅华各界积极参与修缮中国远征军纪念设施,如东吁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密支那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仁安羌大捷纪念塔等等;多年来参与纪念碑祭扫活动;关心关爱远征军老兵及后裔。缅甸中华总商会出席祭扫活动的代表有:林文猛会长,常务副会长徐丛苍、苏汝波,荣誉会长谢芳盛,副会长何其林、周炳昌、杨胜富、曾伟立,青年组刘永达、杨云海、杨明深,妇女组伍丽秋,会长助理林婉玲。 (缅甸中华总商会 经纬) Details

驻缅甸使馆举行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祭扫活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马珈大使于8月7日率使馆馆员、在缅中资机构、央媒记者、留学生代表和缅华各界侨胞、远征军后裔代表共150余人前往东吁市祭扫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马珈宣读祭文,向远征军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人员默哀追思,瞻仰远征军纪念碑,共同缅怀远征军阵亡将士。 马珈率参加人员参观远征军抗战陈列展,强调中国远征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中缅胞波友谊,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新时代取得更大发展。 受驻缅甸使领馆委托,当地侨社在密支那、仁安羌向中国远征军纪念设施敬献花圈并祭扫。 转载自:中国驻缅甸大使馆 Details

缅华各界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月6日,由缅甸中华总商会主办的"缅华各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在仰光缅甸中华总商会隆重举行。来自缅甸主要侨团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林文猛会长在开幕致辞中深情表示:"80载光阴流转,但那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生死搏斗,那段浸透着血与火、交织着苦难与荣光的历史,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他强调:"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林会长特别指出:"我们尤其感念缅甸这片土地在那场浩劫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坚韧。在滇缅公路这条维系中国抗战生命线的'输血管'上,无数中缅军民、南洋华侨机工并肩作战,共同抵御侵略者。"他回顾了缅华各界在抗战中的贡献:"缅甸中华总商会及其前身组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的核心作用,成为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海外力量。" 随后,缅甸福建同乡总会会长许智民在发言中表示:"今天承蒙缅甸中华总商会林文猛会长暨各位理监事的精心策划,让我们得此良机共同庆祝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他深情回顾道:"80年前,上千万同胞先烈心怀爱国意志,本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血肉筑成新的万里长城,浴血奋战14年,最终摧毁了法西斯日本帝国军的入侵。" 许智民会长以沉痛的语气指出:"在法西斯日本帝国军的侵略战争期间,中国惨遭3500万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这就是侵略者法西斯的血累累罪行。"他强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未来,把仇恨、悲愤化为强有力的正能量,秉承先烈遗志,本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履行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仰光云南会馆副会长陈自廷表示,“我们缅甸华人社群,虽远在海外,却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回顾历史,抗战期间许多缅甸华侨不仅积极捐资捐物,甚至毅然返国参军,参与救亡图存行列。今天我们在此隆重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   “这样的纪念不仅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先烈精神的缅怀和年轻一代的责任传承。”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秘书伍丽秋表示,自己的爷爷当年就是为滇缅公路服务的一员,他和很多乡亲一起,自发出资出力,广泛动员侨界力量,凝聚构筑起一张跨越缅中两地的华人抗战支援网络。祖辈留下的不只是血脉延续,更是精神信念的传承。 座谈会上,华侨中学校友会理事长杨胜富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他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杨胜富深情回顾了缅甸华侨在抗战中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缅甸华侨通过各种途径支援祖国,包括捐款捐物、组织义卖、回国参战等。尤其是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们参与了滇缅公路的物资运输,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提到华中师生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校园内曾经矗立的"中国远征军纪念亭"。 紧接着,缅甸南洋中学校友会秘书黄世宗表示,抗日战争是全民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华儿女的浩然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战斗精神,这些壮烈的事迹可歌可泣,彪炳青史。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缅华妇女协会主席陈丽珍表示,昔日的磨难已化作当今中国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告诉先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缅华妇女协会将继续秉承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为促进缅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做出新的贡献。 缅甸华人华侨慈善会秘书雷玲玲聚焦和平与慈善事业,她说,身为海外华侨,在民族危难之际,华侨华人从未缺席。1937年8月5日,缅甸华侨自发成立“救国抗日委员会”,这也是今天缅甸华人华侨慈善会的前身。今天的我们,继续传承着这份光荣的传统。中缅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命运相连。我们坚信:中缅友谊万古长青。 缅甸洪门致公堂总会丁文明表示,面向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深植:和平发展绝非坦途。缅甸洪门同人将始终秉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伟大精神,做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鉴定支持者;深化中缅胞波情谊,做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积极建设者;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世界和平发展的忠实推动者。”这三大信念。 林文猛会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今天的座谈会凝聚了我们缅华各界的共识。我们要同心协力维护抗战历史遗迹,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他透露,当天下午与会代表将前往东吁祭扫远征军纪念碑,并为远征军后裔捐赠慰问金。 纪念活动在庄严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继续为促进中缅友谊与世界和平发展贡献。 Details

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出席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

7月16日至17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侨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侨聚新丝路 携手向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华侨华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缅甸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周炳昌及夫人李永芹、副秘书长赵德仁及夫人林慧美四人应邀出席大会。此外,缅甸德林达依省省长吴妙科、缅甸国家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康芒等缅甸政商界代表也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聚焦“稳外资”“稳外贸”,旨在联动国内国际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会议期间,共促成66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437.905亿元,涵盖绿色能源、跨境贸易、现代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成果丰硕。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侨助千企万品出海"经贸交流专场活动。会上正式成立了"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联盟,该联盟定位为非实体化协作平台,秉持"资源分享、供需对接"的原则,充分发挥侨界全球网络和资源优势,高效响应国际贸易需求,推动实现信息共享、活动联动和渠道对接。缅甸中华总商会凭借其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影响力,成功入选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作为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正式启动。该协作网汇聚了来自五大洲72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商侨团组织,致力于整合全球华商资源,发挥其在信息、渠道、人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全球华商合作新生态,为华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大会结束后,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还受邀参加了重庆忠县、长寿区参访团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代表团进一步了解了重庆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成就与规划,为未来缅甸侨商与重庆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炳昌副会长表示,此次大会为全球华侨华人提供了宝贵的合作平台,缅甸中华总商会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缅甸侨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侨界力量。赵德仁副秘书长也表示,此次参访活动加深了缅甸侨商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潜力的认识,未来将积极促进缅甸与重庆在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华侨华人提供了合作共赢的新机遇,也为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缅甸中华总商会代表团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彰显了缅甸侨商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Details

缅甸中华总商会林文猛会长应邀出席第三届滇商大会

7月27日,第三届滇商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出席开幕会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为“滇商学院”授牌,省政协主席刘晓凯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俊民作云南推介;昊邦医药董事长李彪代表滇商发言。会上展示了招商引资成果。大会以“聚力滇商新动能,共推云岭开新局”为主题,230余名中外企业、商协会代表等参会,并开展“企业家云岭行”考察活动。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福兴兄弟集团董事长林文猛应邀出席,并在恳谈会上发言。 王宁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考察,要求我们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广大滇商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的一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力量,携手同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宁书记说,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百姓富。已在云南的、看好云南的、将到云南的企业家,都是我们心目中的滇商,都是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我们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和企业家的坚强后盾,让大家在云南就像“回家”一样,安心、顺心、专心地干成一番事业。我们要把滇商大会办得更有实效,把政府要做的和企业想干的对接起来,让每一次相聚都收获硕果。我们坚持政企同题共答,党委政府做优环境、做好服务,广大滇商敢为人先、开拓发展,合力做大做强滇商。 王宁说,云南好,滇商才会好;滇商好,云南会更好。迈上新征程,云南区位优势愈加凸显,绿电、矿产、农业、文旅、生物等特色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当下的云南,就像跑道上滑行的飞机,正处于加速爬升、即将腾飞的时刻。选择云南,就是选择机遇;投资云南,就是投资未来。希望广大滇商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扎根云南创业兴业,在共同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中壮大自身、造福当地。 当日下午,王宁、王予波、赵俊民、王显刚、刘勇、徐浩等省领导分别主持召开6场政企恳谈会,围绕“三大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深入对接云南所需、企业所长,建立健全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合作意向落细落实,转化为落地项目。 林文猛会长在恳谈会上发言表示,作为缅籍华人,始终以联通中缅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他介绍旗下福兴兄弟集团,成立于1988年,立足缅甸,业务涵盖生产制造、国际贸易、跨境物流等,主营涉及卷烟厂、橡胶厂、钢筋、建材城、宾馆、食品原料配料与添加剂、乳制品、化工、农副产品、土特产等领域,总部设在仰光,在缅甸全国设有15个分公司;中国、新加坡也有分公司。我们集团长期以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缅甸的重点纳税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缅在经贸、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滇缅山水相连,边境线长,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性极强。缅甸有着丰富的矿产、农林、能源、海洋等宝贵自然资源。云南有着很好的地域、旅游、资源等优势。滇商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缅甸华人与云南的交流往来十分密切,感情深厚。例如德宏州,是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门户,对缅贸易额长期占滇缅贸易额的70%以上,也是缅甸华商的重要聚集地。我们中国分公司也是设在德宏州瑞丽市,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我们主要投资有建材城,贸易等。在姐告边境贸易区,我们也有一栋集办公、物流仓储一体化的大楼。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推动资源对接,产业对接,促进与缅甸的经贸发展。 林会长表示,疫情之前的瑞丽口岸,繁荣发展,欣欣向荣。因疫情及局势影响,目前尚存在一些困难。期盼在中缅政府的帮助下,能优化口岸通关效能,推动双循环、双向投资、协同共赢的机制。 云南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更是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缅甸中华总商会愿以侨为桥,将云南的开放势能转化为区域共赢动能。期待各方携手,共筑“民心相通、发展共荣”的黄金走廊! Details

胞波携手 共克时艰

7月24日下午,受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委托,缅甸蓝天救援中心刘伟队长与助理MAR SAUNG WEI莅临缅甸中华总商会,为商会送来志愿者缅甸地震救灾纪念章。林文猛会长,杨胜富、黄少龙、曾伟立副会长,董浩松医疗组长,黄泉祥副总干事,林长仁秘书,会长助理林婉玲等热情迎接并座谈。 座谈中,林文猛会长首先对祖籍国的迅速及大力支援缅甸抗震救灾、向蓝天及各个救援队伍、慈善爱心基金会、踊跃捐款捐物的爱心企业及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林会长介绍了在地震突发之际的数小时内,缅甸中华总商会迅速协调国际机场救援绿色通道及后勤接洽工作,以及沿线灾区实地考察捐款捐物、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抗震救灾工作。 刘伟队长表示,地震当天,林会长刚从海南博鳌论坛回到仰光,随即投入了抗震救灾;他本人也在海南博鳌论坛,蓝天救援中心立即组织了救援力量;在商会的帮助下,救援队伍得以迅速通关并安全抵达灾区开展救援;他感谢缅甸中华总商会为救援队伍做了充足的后勤工作,高度赞扬了缅甸中华总商会在地震中展现的强大凝聚力与影响力,为黄金时间的救援工作做了有力的保障;并持续在为灾后重建、携手慈善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在缅华人华侨的团结自救与中国救援力量的千里驰援,以技术、汗水与共情诠释了"胞波情深"。 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正是中国救援力量的其中之一。莲心救援协作平台四支社会救援力量(河北蓝天救援队、武汉市黄鹤应急救援队、京山市中志协应急救援队、山峰救援队)奔赴缅甸灾区开展跨国救援,在灾区紧急救援期间,得到了数十名曼德勒华人志愿者的支持;并在缅甸驻华大使馆、缅甸中华总商会、缅甸蓝天救援中心的协助下,携手乐善基金会向胶色医院捐赠了一台价值3.4亿缅币的意大利百胜彩超机,助力民生,为医院开展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表示感谢与纪念在这场灾难中并肩抗灾的深厚情谊,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特委托刘伟队长代表其向缅甸中华总商会及曼德勒志愿者们颁发抗震救灾纪念章。 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谭华秘书长代表前往缅甸驻华大使馆进行捐赠仪式 缅甸中华总商会林文猛会长及代表们在机场接收彩超机 董浩松医疗组长、赵德仁副秘书长前往胶色医院捐赠 在缅甸中华总商会大礼堂,双方互赠纪念礼物 7月19日,在曼德勒福建同乡会,林文章会长与刘伟队长共同为曼德勒志愿者代表颁发纪念章。 Details

缅华伊江合唱团78周年华诞庆典隆重举行

日前,缅华伊江合唱团成立七十八周年华诞联欢晚宴于帝苑酒家大礼堂隆重举行。缅华各界代表、侨团领导与合唱团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在庄严热烈的氛围中共同回顾峥嵘历程,展望未来发展。缅甸中华总商会林文猛会长受邀出席并致辞。 庆祝联欢晚宴开始,伊江合唱团江寿星团长首先致辞,回顾缅华伊江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在历届团领导卓越领下,旗帜鲜明的热爱祖籍国,传播中华文化艺术,和各界社团友好往来。创作了无数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谱写了许多歌颂缅中两国人民胞波情谊的友好歌曲,创造了伊江合唱团的辉煌,并感谢了缅华各侨团的支持。 林文猛会长致辞时表示,78年的风雨兼程,78年的艺术坚守,伊江合唱团不仅是缅甸华侨文化的一面旗帜,更是中缅友谊的动人乐章! 七十八载艺术传承,唱响侨胞赤子之心 自1947年成立以来,伊江合唱团始终以音乐为纽带,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从《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澎湃,到缅甸民歌的婉转悠扬,你们的歌声跨越山海,既让侨胞们记住乡音乡情,也让缅甸朋友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这份坚持,是几代合唱团成员对艺术的赤诚,更是对“侨心向祖(籍国)、文化生根”信念的生动诠释。 以歌为桥,共筑中缅胞波情谊 伊江合唱团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缅中“胞波”友谊的践行者。78年来,合唱团踊跃参加缅华侨界举办的各种活动,用艺术传递善意,以歌声传递和平与友爱,成为连接两国民心的“文化使者”。这份贡献,缅甸中华总商会与所有侨胞铭记于心!   展望未来,同心再谱新篇 朋友们,今天的晚会不仅是庆祝,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期待伊江合唱团继续以艺术为媒,激发更多侨胞青年加入文化传承的行列;也期待我们携手并肩,以商会为平台、以合唱团为窗口,推动缅中人文交流再结硕果! 晚会上,伊江团员们献上了激情澎湃的大合唱与歌舞表演,社团领导人、代表们也一展歌喉,缅华大家庭温馨感人的团圆画面,感人至深,展现了侨界和谐融洽的氛围。 家宴结束,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这美好的、难能可贵的、来之不易的缅华大家庭大团聚,值得珍惜、永久回味。 此次庆典不仅是合唱团心系桑梓、情牵故土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华优秀文化在他乡薪火相传的璀璨见证。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广大侨界儿女始终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以文化为舟,以乡情为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浩荡东风中破浪前行,在历史长河中谱写着气壮山河的爱国诗篇。 Details